学习邓小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8-12 09:53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邓小平同志是爱民为民的,他一生心系着人民,他一生为国家奋斗,他一生也充满曲折与挑战。邓小平对党坚定的信仰、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热爱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们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做客观真实又勇敢奋斗的搏击者。

    担当与热爱紧密相连。邓小平对国家对党有无限的热爱,并将此热爱转化为担当作为。他的一生都在为着国家的独立、发展、富强而奋斗,在他一生的“三起三落”中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仰,他曾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最大光荣。这无不体现他的爱国爱党之心。他为中国事业奋斗终身,一切只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他从未想过要成为“神”一样的领导人,他想做的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而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发扬这种爱国爱党精神,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全面发展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邓小平同志是务实的。他是“问题型”的领导人:少谈主义,多解决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他提出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做法。他曾说: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当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时,因为经验的不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即使这样,邓小平并没有退缩,而是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发展的经济道路。在经济建设中,他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本质,找出了正确的方法,更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沿海经济开发区,到沿海城市,再到内地,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深刻体现了邓小平用全面、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明智的决定、宏伟的目光,才有了深圳的崛起,才有了沿边城市的繁荣、内地的发展。这也深深地启示了我们,要把实事求是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要以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工作,对每一项工作任务,不能只满足于发号召、造声势、作指示、听汇报、靠文件指导、靠电话布置,也不能把决心当行动、把口号当实绩;更不能说空话、鼓虚劲、办虚事、结虚果,而是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抓落实上,把决心、计划、措施付诸于实践中,在具体工作上见成效。对工作抱有抓不出成效不撒手,不见效果不收兵的态度,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不看“来头”,不赶“浪头”,不争“彩头”,不图形式,力求实效。
    同样,我们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也需要务实的工作措施和作风,善于发现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及时疏导堵点、难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双轮驱动,助推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重大水利工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