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啤酒游戏告诉我们“人类系统的结构性非常微妙,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结构的一部分,我们经常有能力改变自己身处其中的结构,然而,我们往往察觉不到自己有这种能力”。
书中提到了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的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狱警”,另一半指派为“囚犯”,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囚犯”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失控的场面让原定两周的实验,第六天便提前结束了。实验告诉我们,环境或者系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对自己的某种假设很容易变成现实。
中国也有个典故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晋国有个名叫乐广的人,有一次,他邀请一位朋友到家里喝酒。当这个朋友举起酒杯却忽然看到酒杯里有条小蛇,可是已经晚了,他把它喝下去了。回家以后这人就生起病来,他认为是蛇作怪。乐广听说朋友病了便前去探望。朋友于是就告诉他得病的原因。乐广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酒里怎么会有蛇呢?他把朋友安慰了一番后回到家里,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弓,他心里一亮,想到蛇一定是弓倒映在酒杯中的影子。第二天,乐广又邀请那个朋友在原地饮酒,斟满了一杯酒,恭敬地请朋友喝。朋友一看连忙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让朋友仔细看,那位朋友顿时明白,没几天病就好了。正是由于乐广的这位朋友一心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吞下了一条蛇的病人,于是果然就实现了。
不管是啤酒游戏、还是斯坦福监狱实验、亦或者“杯弓蛇影”的典故,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整个系统中中每个环节的决策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计划过程。啤酒游戏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点,而销售关系就像是一条线将他们连接起来。实现市场需求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供应链各个环节是改善缺货和库存状况,实现最小缺货和库存成本的有效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局出发来思考问题,扩大自己的眼界,从整体结构出发考虑所有环节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在做出决定之前能够看到事件的起因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损失。此外,任何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发生的时候,都不能只归咎外部环境的因素,要更多从内部找原因、找方法。要发挥内因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工作中,要积极思考、主动作为、敢于担责。思考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积极探索新的思路、新的点子、新的方法。在自己岗位上充分展现自己的进取心,积极主动,事无巨细。当工作遇到困难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面对挫折、克服困难。要有恒心、有耐心,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也对外界负责。
工作中还要能动地把握形势,具有应变能力。这既包括承受能力,又包括能否采取正确的策略。圆满的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积极主动为单位着想、解决问题,让自己在主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的同时,获得更多机遇与机会。
当前,公司各项事业正处在内抓管理提升,外谋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亟需抢占制高点,巩固和扩大领先优势。公司的每名员工、每个岗位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公司整体目标的一部分。当市引江投资公司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为整体利益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的时候,就能够焕发出强大的能量,将公司各项事业推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