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中提到“只有当你能够激发大家的才能和深层愿望时,才能应对那些‘不可能的事’”,让我想到“有为才有位”这句公司领导时常提起的话。爱因斯坦曾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了他人而活着”。稻盛和夫在《心》中也曾写道“一切的成功都归功于利他”。人生的终极意义是利他,是为他人创造价值。
什么是利他?
利他不是牺牲和讨好,不是无端付出。利他的前提是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再通过自己的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带动他人共同成长。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最终实现利己。
如何提升自身价值?
《第五项修炼》全书围绕“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展开,其实提升自身价值的途径也是学习。成长分为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内向成长关注自身提升,是种输入性成长,服务自我,知识渊博,身体健康。外向成长关注对外的影响,是种输出性成长,服务他人,回馈世界。我们在学习中往往过于关注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重输入,轻输出,很少把学习所得转化为外在行动去影响他人。终极的学习方式是输入兼顾输出,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提升自身价值,既需要坚持内向成长,保证足够的源动力;又要坚持外向成长,持续对外输出价值,影响他人。
怎么实现持久的利他?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习惯关注结果与过程。比如读几本书、瘦身多少斤、完成工作任务。为了获得结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这种关注目标和过程的努力,虽然可能产生利他的效果,但我们可能因达到目标,就终止了行动;为了计划,又不得不去学习、去打卡,为了行动而行动。这样所产生的影响是短暂的。要实现持久性利他,最重要的是转变身份。比如,目标不是读书,而是成为读者,目标不是减肥,而是成为健康者。不是关注你想要达到的目标,而是你想要成为谁。重塑了身份,用新身份去影响他人才最持久。
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百里画廊建设,百里画廊建成将对沿线生产、生活、生态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要产生这种利他影响,公司首先要有足够产生这种影响的能力,既要不断输入,提升管理,培养员工等,又要输出,积极开展对社会有益的行动,反馈社会,形成企业影响力。如何使这种影响力更久远?就要我们在推进百里画廊过程中,转变企业身份,不是单一的关注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这个目标,也不是我们推进这项工作努力的过程,因为完成这项目标、付出的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只是一时的,我们应该聚焦企业转型,转型成为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综合性平台,实现身份的蜕变,才能对社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