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潮涌,码头启航。8月31日,在肥西县江淮运河光明大堰河左岸,合肥港中派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据悉,该项目将新建8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680万吨,主要承担矿建材料、水泥、石英砂等大宗物资的转运功能。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散货货运增长需求,填补合肥西南区域大型散货码头空白。
作为落实安徽省打造江淮干线水运大通道、发挥江淮运河航运功能的关键举措,中派作业区码头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合肥港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港口不仅是货物中转站,更是产业聚集的催化剂。依托莲花路、蓬莱路主干道及合九铁路专用线,中派作业区正在编织一张水陆联运网络,串联起江淮水网千吨级船舶通航能力,为合肥西南片区及腹地企业提供就近、高效、低成本的散货物流解决方案。项目通过促进公路运输向水路运输的转变,优化区域运输结构,从而构建一个绿色、高效且可持续的物流体系。
如今,江淮运河正成为贯穿皖豫两省的“黄金水道”。中派码头作为江淮运河进入合肥的重要西南门户,其建设将大幅度提高大宗物资的水运效率,进一步优化合肥港功能布局,为合肥都市圈及安徽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合肥市引江济淮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召根指出,该工程是公司依托江淮运河水运优势,立足主责主业投资建设的一项重点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合肥市引江济淮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合肥运河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建设单位,专责项目的投资规划、建设实施及后续的运营管理工作,后续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027年底前建成投运,将成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和强大引擎。
未来,这里将是散货往来、产业聚集的重要节点。一个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港口正在江淮运河上崛起,成为合肥市践行交通强省战略的生动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