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细节 链接情感 善用技术

—— “学习强国”新闻记者培训课堂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5-10-31 08:4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期,在学习强国平台参加记者培训课程令我深受启发,其中“小切口大主题”“用户思维与内容创新”“技术赋能” 等核心理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次学习让我明晰,宣传工作需以细节为窗、以交心为魂、以技术为翼,让引江济淮的故事直抵人心。​

小切口见真章,于细微处显真情​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小切口大主题”》 课程中让我领悟到,宏大叙事的落地离不开微观细节的支撑。正如《从观山水看山水观》以桂林秀丽迤逦的自然风光为“小切口”,折射出生态环境、文明兴衰民生福祉的“大智慧”。引江济淮的宣传也应以小见大,聚焦具体场景与故事,体现深远的内涵。在报道志愿活动时,不必泛谈“志愿服务暖人心”,而应捕捉细节:为沿线老人讲解时俯下身的姿态、清理河道垃圾时沾上泥浆的裤脚。这些具象化的描写,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建设者与志愿者的付出,让“国企担当”“民生服务” 等宏大主题变得可感可触,让文章更具温度与感染力。​

情与景相交融,于自豪中强认同​

在写文章时强化用户思维,强调宏大主题与个人情感的链接,有意义的内容需与读者情感同频。引江济淮作为安徽水利史上的标志性工程,在宣传中,应架起宏大工程与市民情感的桥梁,让“国家工程”与“个人自豪”深度链接。可以聚焦市民的真实体验:退休老人沿着滨水步道晨练时,感慨 “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见江望水”;商户谈及航运便利时,细数 “货物运输成本降低三成”;家长带孩子参观世界水桥时,骄傲地讲述“这是咱合肥的超级工程”。将工程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知的生活变化,让自豪感成为情感共鸣点,增强宣传的代入感。

新技术赋新能,于创新中广传播​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互动性更高的H5网页、AIGC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宣传工作提供了全新可能。作为通讯员,需主动提升技术应用能力,让水利工程宣传更具趣味性与互动性。可制作互动 H5 长图,以时间轴串联工程建设节点,嵌入“水利知识问答”,搭配简洁文字与可视化图表,让读者在互动体验中了解工程价值。更可借助 AI 技术打造创意内容,如夏日推出 “世界水桥变身冰淇淋” 的趣味短视频、用拟人化手法将船闸设计成 “水利小博士”,通过动画片演示蜀山船闸过闸原理,让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新技术的运用,既能打破传统宣传的刻板印象,又能适配新媒体传播场景,让引江济淮的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此次培训让我对宣传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用有细节、有温度、有新意的文字与影像,立足江淮运河沿线不同节点背后的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工业旅游等背景,更鲜活更有趣地讲好运河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