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江苏内河码头学什么②—调研江阴港口集团、深国际靖江港

发布时间:2025-11-07 09:2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11月6日,市引江投资公司调研组继续深入江苏内河码头开展专项调研,先后前往江阴港口集团5号码头与深国际靖江港,通过实地参观码头前沿、散货仓库、指挥中心并结合座谈交流,系统调研学习港口信息化管理、绿色港口建设、企业内控流程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江阴港口集团5号码头,调研组察看了码头运营情况。该码头可满足2艘20万吨级散货船舶同时靠泊,陆域占地72.6万平方米,年设计通过能力3903万吨。作业区内,6台门座式起重机正有序接卸一艘来自非洲的20万吨级铁矿石船舶;指挥中心内,调度人员依托先进的生产控制系统,高效组织装卸作业。

随后,调研组前往深国际靖江港,重点调研其在绿色、智慧、安全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该码头拥有岸线长度1090m,2个10万吨(兼靠15万吨)泊位和5个3000吨级内港池泊位,陆域占地45万平方米,年设计吞吐量3480万吨。在智能远程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系统,实时呈现现场作业、装卸设备及货物动态,展现了高度集成与智能化的港口运营管理模式。

学习江阴港口集团:绿色低碳的扩能改造思路。通过增加皮带机和斗轮堆取料机作为接卸及输送系统,实现散货全封闭作业,建成后可减少粉尘排放量11.04吨/年,大幅降低能耗与碳排放量,预计可减排40%以上。在现有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基础上,推进电能替代、在线监测分析、循环利用等技术,可实现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36.6%。

学习深国际靖江港:精准高效的货物装卸能力。通过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体系,实现最大9000t/h的物料处理能力;5万吨级货轮的卸货时间比传统港口缩短10小时,助力船公司加速船舶周转;完成斗轮堆取料机和装船机的远程自动化作业,持续攻坚卸船机远程自动化系统,实现从“人控”到“智控”的飞跃。

学习深国际靖江港:智能化的全流程管控系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港口生产作业场景进行三维展示,可实时查看现场作业、装卸设备及货物实况;能够对所有作业资源进行有效掌控,智能化地进行船舶进出港动态编排管理、生产作业数据分析等;结合激光建模技术,实现全场煤堆建模和数据采集,加强现场货物堆存管理。

学习深国际靖江港:建设到运营的无缝衔接。项目报批阶段,提前研究设备设施工艺、细节等,做到未雨绸缪;设备调试期间,要求施工单位增加专业人员,根据生产间隙加快调试进度;充分利用导师带徒、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新进人员的培训;启动全员商务模式,在建设期提前筹划,积极拜访对接客户,提高码头知名度、接受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