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发布时间:2021-06-18 11:5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1919年,那是一个青春激昂的年代,作为先锋的青年学生以星星之火,燎原整个中国。民众觉醒,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场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各阶层共同参与,迅速席卷全国的爱国运动爆发,史称"五四风雷",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全新探索。

    1920年2月的一个晚上,北京通往天津的小路上,一辆旧式篷车缓缓行进,车里坐着两个看似普通的人,却是足以改变新中国历史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两个领军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此行,李大钊冒险将受到警察缉捕的陈独秀送出北京。

    在这条颠簸的土路上,沿途看到难民遍地、灾民四处流离,陈独秀和李大钊决心要建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用马克思学说武装起来的坚强政党,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为什么要建党?为了普通人民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革命前辈眼里的光和坚毅,是希望,是全中国的希望,他们对着广阔的天地宣誓: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简谱而真挚的誓言,却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和梦想。从此以后,中国有了共产党,革命先辈们舍弃个人的安逸、舒适,抛家舍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对英雄的推崇、怀念和敬仰几千年来从未断裂。在我们今天,以后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受到他们的伟大,但历史上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深沉。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而无数的先烈在奋斗牺牲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和牺牲对新中国的胜利有多大的意义,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来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能不能胜利。即使如此,一代代共产党人仍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最终他们做到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青春有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也肩负着属于自己的责任,为江淮儿女建好引江济淮这一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就是我们引江投资人的责任。若干年后,听人谈论起这一工程的伟大,骄傲的默默对自己说一句:我,也是那千千万万建设者中的一份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