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不负嘱托,加紧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党建工程,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不同时代接续奋斗。作为引江济淮人的我们,在新时代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造通江达海“水上公路”,需要我们担当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成就这项造福今人、泽被子孙的千秋功业。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落实,不怠于时代进程。
引江济淮工程(一期)建设已接近尾声,将于2022年底前试通水通航。如何开足马力,加速奔跑,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公司转型发展,无疑是摆在公司上下面前的头等大事。一张张责任书,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每一次奔赴一线、每一次开会研究、每一次沟通协商,我们都剑有所指,务实掘进。我们以清醒坚定,担当时代重任;我们要干字当头,以生动实践做好时代答卷。
给人民以信心,给人民以希望,努力创造无愧于民的坚实业绩。
保障城乡供水、发展江淮航运、实施农业灌溉补水、改善巢湖和淮河环境,每项目标都涉民利,造福祉。担当精神以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为体现。“首关不过,余关莫论”,锻造一支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是重要的组织保障。我们自觉把江淮运河建设发展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作为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任务,视党的政策为“生命线”以自持,视党纪国法为“高压线”以自醒,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共同让运河“长龙”成为一条惠民带。
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无畏于历史的检验。
担当是历史的传承。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千秋伟业重任在肩,世纪工程责无旁贷。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必须传承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以更加务实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用责任担当标尺,以系统的思维谋划工作,让在其位、做其事、求其效成为公司转型发展中的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