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习惯性防卫

发布时间:2022-10-17 10:05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习惯性防卫是人们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在自己思想暴露时用来保护自己,防范随之而来的窘迫和危险。它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个“保护壳”,在防御痛苦袭击的同时,也会阻碍个人及团队的发展和成长。    

    书中ATP的管理团体碍于泰伯对于成长目标的热切,始终未采取应有的行动。总公司的管理者碍于公司的价值观,也始终未对泰伯提出应有的忠告。泰伯虽需要帮助,但是又不想显得没有自信的样子。这些存在于他们心中的困扰与矛盾,都被掩盖在习惯性防卫之下,从未获得化解,问题因此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由于没有及时采取真正的对策——如何扩大客户群,而使得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情况,更加恶化。所以,从ATP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想要成长,想要提升工作学习的效率,必须打破习惯性防卫。
    如阿吉里斯所说,想要打破习惯性防卫,根本解决方案就是需要学习,提升认知。一方面需要学会勇于直面“习惯性防卫”的存在。如果一直陷于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学习再多的方法,观点都是没有用的。我们可以采取集体讨论式的深度汇谈形式,自由表达自己的困惑,真实阐述自己的想法,相互深度聆听,对质疑和评论保持开放和欢迎的姿态。通过汇谈认识到自身哪些行为是习惯性防卫,并思考研究在面对防卫时所需采取的心态和处理方法,帮助自己做出有效调整,更好地去直面问题。从身边来说,每年的员工座谈会都是一次深度汇谈的好机会,员工们畅所欲言,分享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思想感受、疑虑困惑,对公司经营管理和员工成长等方面献言献策,领导们用心倾听,与大家交流探讨、共商发展并答疑解惑,消除了员工思想上的困惑和顾虑,解决了员工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与凝聚力,把座谈会开出了“实”效,避免了陷入习惯性防卫中。
    另一方面要学会反思自己。我们知道“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习惯性防卫亦是如此,从外看是一层厚厚的保护壳,向内自省时可以散发无限的可能性。在工作中,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了习惯性防卫时,冷静下来问自己:我是否可以从别人的意见观点中学到什么?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通过自省,审视自我的心智模式,反思对于这项工作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考虑到,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以后遇到类似的这种事情,该如何去做,如何不断的进步和创新,要让习惯性防卫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动力来源,帮助我们改善心智模式,成就全新的自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